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2-17 14:30
来源:本站
写在2022:中国慈善三大趋势
时间:2022-01-24 08:43:11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借用一句老话,对于中国慈善而言,2022年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样的话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切实可信的一种判断。
所谓机遇,来自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且其程度前所未有。自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到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再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将“三次分配”以及协调配套制度纳入国家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步一个台阶,一层一层递进,慈善事业才因此得以“登堂入室”,加速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成为推动民生改善、实现共同富裕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所谓挑战,是来自世界百年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经济形势下行等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在中国社会形态与结构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慈善事业所面临的社会需求与存在价值也必将随之动态变化,且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因此,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有全新的视角和全面的理解。
所谓趋势,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中的确定因素。
趋势一:“第三次分配”引领
慈善事业升级进阶之路
“第三次分配”与慈善事业最为紧密的联系是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其中的两个“爆点”颇为引人瞩目:一是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的表述首次呈现,为慈善事业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鲜明、更具号召力的一面旗帜;二是将第三次分配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紧密结合,为慈善事业铺筑了较之以往更为宽广、更具时代性的一条道路。
在这样的旗帜下、道路上,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探索实践将更加丰富与深化。中国慈善将由以往的“救济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由“情感化慈善”向“科学化慈善”加速转型升级,慈善捐赠的着重点将更多趋向于医疗健康、教育助学、赈灾减灾、生态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也将超越较为单一的纾困扶弱,而凸显造福人类、提升文明等深刻内涵。人们的善行之选将日益显示丰富化、个性化趋势,慈善价值将与生命价值、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有机联系起来。
有了这样的旗帜与道路,慈善阵营将更加壮大,慈善生态将更加优化,逐步形成中国慈善的“森林效应”。
自然,也应该看到,第三次分配的本质是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全社会的问题。尽管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渠道,但并非唯一渠道。且第三次分配的实施完全是在道德感召,于自觉自愿下的实践过程,由此便决定了它并非排山倒海、疾风骤雨的方式,而是和风细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此,第三次分配之于慈善事业绝非一剂“速效救心”或“万灵之药”之类。许多方法、措施、制度、法规等都还在探索与建立之中,或尚待健全完善。因此,慈善组织不能、也不必将自我角色提早僵固,设限于第三次分配的名下。
大势已成,而道路还要慈善界自己一步步来走。
趋势二:探索中国特色慈善之路
将成为行业基本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特色慈善也是振兴中国慈善事业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基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2021年10月,由中华慈善beat365体育、中国慈善联合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华慈善论坛(2021)”在山东临沂召开。论坛率先于行业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主题,响亮喊出“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的口号,并对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发展机制、实践方法等进行了富于价值的探讨,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
同年12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广州市慈善会共同主办“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座谈会”,紧密结合基层社区慈善的实践经验,对“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这一主题展开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探索。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beat365体育会长宫蒲光认为: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三次分配制度的主渠道,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宗旨、投身党的事业、当好党的助手;必须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之中。唯此,慈善事业才能茁壮生长、枝繁叶茂。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重点是要做到“两个尊重”——一是尊重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包括公益、自愿、平等、法治、透明等原则;二是尊重中国国情,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这是基本遵循。唯有做到“两个尊重”,才能促使中国特色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独特的慈善文化与实践传统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铺筑了坚实路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当代慈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积累了丰厚实力与实践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固然,罗马并非一夜建成,目标也非一蹴而就。“中国特色慈善”绝非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而是整个行业与从业者竞相实践、深入探索的结果。目前,中国特色慈善制度正在进行系统确立,慈善行业专家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究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规律及特点,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进步与完善。中国慈善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在上下求索中找准自身定位,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慈协调有效管理与运行机制,才能答好这道时代命题。
趋势三:财富传承与永续化考量
将成为最突出的现实主题
中国已然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然迈过1万美元门槛,这标志着中国的善经济时代正在降临。
另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上榜企业家的总财富已达到34万亿,较2020年增长24%。财富快速向少数人集中成为一个明显趋势。以此为前提,财富传承和永续化考量正在成为摆在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完成了创富历程。但在快速发家后,财富家族和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的归属和处置,以及对财富价值和责任的认知却远未达到成熟。
以国际经验而论,财富取于社会,再回归社会、服务社会,是成就财富价值与传承富贵的最佳途径。中国自古便有“家无三代富”的定论,这自然与国家制度的更迭和家族命运的兴衰密切相关,但没有好的财富传承路径与方法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财富家族大多缺少财富的社会意识,能意识到财富不属于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国际慈善经验与现代慈善实践为财富传承和价值实现的需求提供了一个稳定持久的渠道,也为社会财富群体设身处地为弱势群体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制度化路径。未来中国,慈善无疑将成为财富回归社会的最佳选择。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慈善行业要为财富人群提供有关财富传承和财富价值的思想启蒙,甚至对于慈善行业本身也需要这样一次大的启蒙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傅昌波认为:利用家族自身优势,结合优势资源,灵活设计符合家族理念的公益慈善项目,推动家族的善财传承,现在正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要让财富人群认识到公益慈善是财富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自然,事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就在于趋势只是代表一种整体方向,而在趋势之下还有许多分支辅路、交错阡陌布局其中,形成了广大深刻的社会慈善景观。道路已有,一个当务之急便是针对财富投入慈善传承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为这一美好事业竖立并开启“红绿灯”,使人们知晓可行与不可行的相关规范。唯此才能使道德畅行大地,使财富传承有序。